当前位置: 首页  >> 智慧交通  >> 查看详情

卫星技术赋能自动驾驶人车路互联

来源: 新京报   日期:2025-02-13  责编: 殷绪江  
分享:
   2月12日,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,北京商业航天十大应用场景发布。在本次发布的应用场景中,商业航天发展成果将走进自动驾驶、低空空域监管等多个方面。北京市科委、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、副主任龚维幂在大会发言中表示,北京商业航天领域资源丰富,拥有包括火箭研制、卫星制造、地面设备等完整的产业链条。同时,北京在城市治理、应急安全、生态保护等领域对商业航天的技术需求进一步加速涌现。
  北京市科委、中关村管委会会同市发改、经信等部门,以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为指引,结合商业航天技术特点,与国家林草局、气象局,市自驾办、市住建委、市园林绿化局等部门,以及国家电网、中国移动等链主企业共同研究、谋划、遴选最有潜力的应用领域和用户单位。同时,充分发挥北京商业航天领域科技、人才优势和中关村试验田的作用,通过广泛组织技术提供方与场景用户进行需求对接,系统梳理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服务的目录清单,遴选形成十个技术创新性强、市场前景广阔的典型应用场景,其中部分场景已经启动实施,还有一部分正在抓紧推动建设过程中。 
  十大应用场景
  基于卫星通导遥技术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

  场景面向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车路云网图基础建设需求,面向智能驾驶、无人驾驶、网约车、环卫车等交通运输工具精准作业的需求,基于高低轨卫星通信、高低轨卫星导航增强、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等技术融合,提供低时延、高带宽的卫星通信,更加精确导航增强和地图影像,实现人车路互联,信息系统协同,为自动驾驶车辆走出示范区实现全域运行提供支撑。
  面向消费级应用的手机直连卫星技术验证应用
  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的发展使卫星通信覆盖更广泛区域,尤其是对于偏远和通信盲区的覆盖具有重要意义,也是拓宽低轨卫星互联网应用、实现商业闭环的重要手段。手机直连业务落地需要进一步提升卫星、基站/核心网、终端能力,深化星地协同,以消费级业务场景化落地为目标协同卫星产业、地面移动通信产业、终端产业进行系统化的关键技术攻关。
  基于卫星遥感的电力设施安全巡检示范应用
  该场景面向电网设施的广域安全巡检与高精度监测预警评估的需求,基于高低轨通信卫星、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等技术,开展面向电网外破风险识别、洪涝风险评估、地质灾害与杆塔倾斜沉降隐患排查、覆冰监测预警等场景应用示范,提升电网运检质效,助力电网安全稳定运行。
  基于卫星互联网的低空运管控方案
  该场景在推动5G-A和6G创新融合发展的基础上,在传统通信基站上叠加雷达感知功能,结合低轨互联网卫星通信、低轨导航增强等需求,实现300米高度以上低空空域的监管,进而搭建区域性“天、空、地”立体化监测预警网络,构建低空飞行器的运管控系统。
  基于卫星通信与遥感技术的智慧城市建设
  该场景依托卫星通导遥数据、无人机数据、地面感知数据,结合实景三维建模技术、时空地理信息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等,构建商业航天+数字智慧城市时空地理信息服务平台,实现城市各信息要素的数字化、实时化和可视化,为城市管理提供更加可靠的决策支持。
  基于低轨气象卫星的高精度临近气象预报
  该场景面向航空航天、新能源、农业、体育和户外运动消费等领域,对高精度气象预报的需求,依托国产低轨气象卫星星座,融合多源卫星、雷达及地面观测数据,采用传统数值预报与人工智能融合技术,生成高精度、高准确率的临近气象预报产品。
  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自然资源广域监测应用
  该场景面向林草自然资源要素监测要求,利用多源多尺度商业航天遥感影像与地面调查数据相协同,结合人工智能技术,实现自然资源分布及变化的精准识别和提取,保障多要素监测质量,提升资源监测效率。
  基于北斗技术的高精度建筑变形监测应用
  该场景面向建筑、桥梁、水利大坝等重大工程建筑安全变形的监测需求,开发高精度北斗差分定位专用算法,搭建安全变形监测智能预警系统,有效实时监测城市建筑的变化信息,为重大工程以及城市更新等建筑安全监测保驾护航。
  基于多模卫星遥感数据的森林防火预警系统
  该场景综合利用高分、风云系列卫星和低轨商业遥感卫星,融合可见光、红外等多模遥感数据,结合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信息技术,对森林火点进行广域监测,实现精准识别和快速提取,为提高火灾早期预警,保障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。
  空间环境生物医药研究与应用
  该场景将推动航天科技与现代生物制药技术相结合,将生物制药的菌种、细胞或者中药种子送入太空。在太空微重力、强辐射、高能粒子、交变磁场等多种独特的作用环境下,开展科学实验。
  “亦庄箭”
  2025年计划发射超过40次 入轨卫星超过130颗

  2月12日,北京经开区工委书记张强介绍,2025年“亦庄箭”计划发射超过40次,入轨卫星超过130颗,4型新型火箭有望首飞。北京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,初步形成“南箭北星”产业格局,经开区是“南箭”的主要承载区,聚集了全国70%以上的商业火箭整建企业。张强表示,商业航天是地区产业的催化剂,以航天技术为核心,带动上中下游产业协同发展,从材料研发到电子制造,从软件编程到精密加工,产业链条不断延伸,高端人才不断汇聚,将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  北京亦庄将加快推进商业火箭卫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增强高可靠、低成本、批量化制造能力,加速大中型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研制,力争2026年入轨。同时,还将筹建2座以上火箭工厂、互联网卫星示范产线和产业园。预计到2028年,亦庄箭发射规模近百次,低轨运力达到1000吨,互联网卫星发射能力达到2000颗。
  北京亦庄还将加快培育应用场景,加速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。推动商业航天在车联网、6G、生物医药、智能制造、低空经济等领域示范应用,推进军民融合、科文融合发展,培育商业载人航天、在轨作业、月基制造等未来业态。打造商业航天、低空技术、自动驾驶、具身智能、人工智能、智能制造、数字城市系统融通“一张网”,建设空、天、地、海、测、运、控、管“一平台”。(记者 吴婷婷)




 

【免责声明】:
   凡注明 “环球科技网”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,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“环球科技网” 水印,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“环球科技网”;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环球科技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,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。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,请投诉至邮箱;1978751725@qq.com 
本网公告
环球科技网从不发布负面新闻资讯,也绝不会发布负面信息。如发现负面信息链接请甄别是否为环球科技网所发。
本网系北京伯乐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、所有。本网唯一域名(www.hqkjw.cn),其它域名链接均为假冒。望广大网民及企业主认真甄别。


咨询、采访、合作、投稿等请致电:13911566744(含微信)

     
 
 


 

相关文章

  • 邓伟文:自动驾驶重塑未来,国家应大力部署Robotaxi 邓伟文:自动驾驶重塑未来,国家应大力部署Robotaxi 2025-02-12 10:01:37

       随着以人工智能(AI)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飞速发展,汽车自动驾驶也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,上演着暗流激荡的战略竞争与产业竞赛。据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研报指出,自动驾驶将带动经济、就业、城市的全面发展,中国将成为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应用的主要市场。而Robotaxi有望成为自动驾驶在未来交通领域的重要应用... [阅读]

  • AI下一个必争之地,将引发自动驾驶“终局之战”? AI下一个必争之地,将引发自动驾驶“终局之战”? 2025-01-16 15:26:30

       “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。与大语言模型一样,世界基础模型对于推进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的开发至关重要。”在CES 2025上,黄仁勋身穿新皮衣,除了推出炸裂的RTX 5090之外,还宣布入局人工智能领域当下最关键的方向——世界模型。    此次英伟达发布的... [阅读]

  • 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:汽车智能加速“进化” 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:汽车智能加速“进化” 2024-12-06 09:50:10

       汽车智能化将如何演进?科技创新成果如何转化?产学研如何深度融合?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、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的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,探索的正是这样一条路径:在促进技术发展、培养研发人才的同时,带动高校、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,孵化创新企业,建立产学研融合平台,共同推动汽车智能加速“进化”。  &... [阅读]

  • 汽车智能化技术“溢出”打开想象空间 汽车智能化技术“溢出”打开想象空间 2024-12-06 09:48:54

      “不到10万元的车竟然这么智能!”相信今年不少人都听到过这句感慨。手机车钥匙、智能泊车、辅助驾驶等智能化配置几乎成了新能源汽车的“基操”,而这并非仅仅是个人感受,汽车智能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多有佐证。   在2024年中国汽车论坛上,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透露,今年上半年,我国... [阅读]

新闻排行榜